在农村有很多的习俗,尤其是在各种的节日的时候,有这不同的专属的习俗,关于吃的习俗更是不少的,什么端午吃粽子,腊八吃粥,还有就是冬至需要吃饺子,农村还有句俗语"十月一,冬至到,家家户户吃水饺",也就是冬至不管家里是贫穷或是富有,都应该吃饺子的,有句民谣这么说"冬至不端饺子碗,冻掉耳朵没人管",为什么不吃饺子就会冻耳朵呢?吃饺子的习俗是怎么来的?
其实吃饺子的习俗真的是有很久的历史了,是东汉的医圣张仲景发明的,是月牙状的,原名是"娇耳"后来才叫饺子的!张仲景辞官回乡的时候是大冬天,但是不少的村民依旧穿的很少,而且耳朵都要冻烂了,所以就直接搭起了医棚,再冬至的时候熬了一锅药汤,治疗耳朵的冻伤,还加了羊肉暖胃,为了方便吃,就用面片包起来里面的材料和药物,成为最初的饺子,吃着饺子喝着汤,果然冻伤和寒冷都有了好转,后来人们就都这么做用来驱寒!也在农村流传了下来!为了纪念张仲景,就有了冬至吃饺子的习惯!在农村也叫"扁食"!小编老家就这么叫的!我国好像就是喜欢用吃东西纪念人,就像端午吃粽子是纪念屈原!
不过你们有没有发现,煮饺子要加好次的凉水,一句俗语就很好的做了解释"盖盖儿煮皮,开盖儿煮馅"!就是为了饺子更加的有味道,馅容易熟,皮也不会煮破!
免费咨询热线:0755-36927199
24小时内劳联工作人员会与您联系